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
  • 3072阅读
  • 0回复

缺乏公共意识 是因为缺乏公共生活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影子
 
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发表于: 2014-04-07
来源::南方都市报  社论


  前日,广东省博物馆等四家文博馆首日免费开放,秩序正常,人数较以往有所增加,但并未过分拥挤。据说秩序基本良好,但是一些参观者有些不文明的表现,这实在并不奇怪。

  观众的不文明行为,皆为日常所能见,不过是穿拖鞋入场、故意触碰“裸放”的展品、扎堆凑热闹、不理会绳子的阻拦、不听从工作人员的劝阻、门口张贴的参观须知仿佛并不存在……前去参观的学生、农民工和其他普通市民有这样的表现,实在正常不过。

  当然,我们可以从这正常不过的现象中“提炼”出一个说过千百遍的结论:中国的国民素质确实还有待提高。这个结论很容易引发一种不包含谅解的指责和批判,可是从改进国民性的角度来看,单纯的批判未必是最有效的手段。

  其实,参观者在博物馆里的行为,并没有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更不文明,或者说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无二致。

  中国人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表现,大致可分解为两个部分:其一,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就不够“文明”,很显然,这与人们的生活水平、社会的发展阶段直接相关。其二,中国人在公共场所缺乏“公共意识”,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中,将他们在私生活中的习惯带入公共生活。但是同样很明显,公共意识是一种后天培养的品质,中国人缺乏公共意识,从中国的社会情境中可以找到直接的成因。

  从当下现实来看,中国人缺乏公共生活的实践和锻炼。他们不习惯于公共生活,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共生活中的身份感。长期以来,社会上的公共产品严重不足,连医疗、教育这类“必须”的公共产品都显不足,遑论美术馆、博物馆这类“奢侈”的公共产品了。我们通常以西方人在公共场所中的文明礼仪为标尺,对比中国人的表现,可是我们却经常忘记提到,在伦敦、纽约这类大城市,博物馆、美术馆街头巷尾随处可见;即使在小城市,文博馆也非常普遍。西方有学者认为,在现代社会,文化和审美承担着亚宗教的职责,所以美术馆、文博馆也应如教堂一样,让公众能够方便地接近。

  文博馆向公众免费开放,引来省博物馆新馆的建筑工人来参观,这事若仔细想来,其中包含着让人难过的现实。若非免费开放,可能这些建造博物馆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去参观博物馆,甚至不知道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这条新闻。

  社会断裂不可能只发生在物质层面。公共设施的气派体面,和平民生活的局促窘迫,不同的空间暗示着不同的行为方式、生活理念和文明程度。富有的政府可以轻易地将公共场馆在硬件上强行带入文明时代,而贫弱的平民却只能停留在苦挣生活的状态里,根本来不及自我发展。

  另外,从历史延承看,中国人缺乏健康的“公”“私”观念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有太多的东西都是“公家的”,只有很少的东西是“自己的”。其结果便是,人们都在想办法把“公家的”变成“自己的”。在过去的时代,“公共财产”是“无主财产”的代名词,人们的普遍心理是,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,不用白不用,没必要爱惜,更没必要尊重。另一种情形则是,“公家的”东西在事实上就是“领导的”,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情况其实只有更糟,让人们对公共财产有一种近乎敌意的情绪,不破坏白不破坏。这种社会心理的延续到今天,便体现为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没有主角的感觉,在公共财产面前没有主人的意识。

  放大一点说,中国人缺乏公共意识,是因为中国的社会还没有公众意识,或者中国的政府还没有一个社会意识。很多时候,公共二字等同于政府,政府二字等同于长官。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经验,这种普遍的无意识渗透在所谓国民性的内部。本来,改造自身发展自身,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动员的主动性。但是客观环境的禁锢,不是依靠几句批判或几句提倡就能突破的。中国人缺乏公共意识,这一巨大现实所带来的诸多可怕后果中,最不要紧的就是穿拖鞋去博物馆参观。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,建议存为草稿
 
上一个 下一个